今年雙11,已落入尾聲。
在這屆“史上最長雙11”中,少了一些狂熱與躁動,多了一些平靜與理性。周期的拉長,讓大促從‘短期沖刺’走向“馬拉松式消費”。其中,天貓、京東更是首次將雙11促銷期延長至11月14日,迎來持續的爆發。
在這場拉鋸戰中,京東首先交出問卷,驚喜不少。
京東雙11成交額再創歷史新高
活躍用戶增長居行業第一
今年雙11,京東促銷時長達37天。經歷一個多月的奮戰,京東終于迎來了收獲。
在超長的大促周期中,京東持續不斷的爭奪消費者對平臺的注意力。最新數據顯示,過去一個月,京東APP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24.7%,持續保持行業第一。
圖源:微博
用戶的活躍,為平臺帶來了增長。據京東官方消息,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:59,京東11.11成交額再創新高!下單用戶數增長40%!訂單量增長近60%!
圖源:京東
可見,消費者的購物需求依舊旺盛,京東也展現出了滿足用戶需求的強勁能力。不得不說,超級供應鏈上的京東11.11,依舊保持著看得見的活力和增長力。
在品類銷售中,帶電品類一直是京東的優勢。行業數據顯示,京東的3C數碼、大家電、小家電線上銷售占行業第一。
其中,3C數碼AI產品迎來爆發,AI平板成交額同比增長200%,家電家居閃電新品成交額同比增長150%,送裝一體服務訂單量同比增長超90%。這些數據,展示出京東帶電領域中處于領先地位。
圖源:微博
在日百和服飾品類上,京東雙11取得了新的突破,近500個服飾、美妝、運動細分品類成交額增長超100%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京東拓展了不少創新業態,強勢殺入外賣、酒旅等領域。在今年雙11中,這些創新業態也成為了京東增長的新引擎。
其中,京東外賣入駐超200萬家品質餐廳,合作的TOP300餐飲品牌11.11期間日均訂單量較外賣上線首月增長13倍。
京東旅行致力于為消費者帶來“又好又便宜”的旅行體驗,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近8倍、機票訂單同比增長6.3倍。
創新業態的爆發,彰顯了京東在多元化業務拓展上的實力。
而今年京東的采銷直播間也玩出了新花樣,開啟了“京東采銷直播比價 貴就賠”活動,吸引了上億消費者熱情參與,有效帶動直播間各項數據的增長。
圖源:京東
具體表現在,京東雙11期間采銷直播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50%,用戶總觀看時長同比增長3倍。商家開播數量是去年的3倍,商家直播的用戶觀看時長是去年的2.5倍。
各項數據,彰顯了京東在今年雙11大促中收獲的碩果。這一成績,其實是可以預見的。
畢竟,大促周期的拉長以及玩法的簡化,可以讓消費者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消費決策。平臺也無需依賴單日的爆發,而是在消費者多次有效的購買中,迎來持續的爆發,獲得穩定的增長。
正如京東所說“從規模的增長到價值的創造,從業態的創新到效率的提升,超級供應鏈上的京東11.11和合作伙伴們一起跑出了新的加速度,獲得了穩定、有序、高效、健康的增長。”
在一屆又一屆的雙11大促中,京東依據自身策略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,摸索出更適合自身發展的大促模式。
今年雙11徹底變了
雙11大促年年有,玩法年年變。在不斷的變動中,我們也能窺見行業發展的些許軌跡。
在電商紅利消退、消費者趨于理性與疲態的情況下,平臺必須做出改變以吸引并留住用戶。為此,拉長大促周期和簡化玩法是平臺共同的選擇。
抖音57天,京東37天,天貓31天,天貓和京東更是首次將雙11促銷期延長至11月14日。通過大促周期的拉長,平臺能提前鎖定消費者的注意力和消費預算,并為商家爭取到充裕的準備時間。
此外,復雜的“數學競賽式”玩法退場,規則的簡化讓購物更直接高效。天貓的“官方立減”,京東的“官方直降,低至一折”,抖音的“立減折扣”與“一件直降”。玩法的透明化,能提升用戶做出消費決策的速度。
雖然平臺積極做出調整,但不可否認的是,雙11大促已難回巔峰。基于此,平臺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極。而這,就不得不提即時零售的入場,以及雙11全球化的加速。
美團閃購在618大促中的亮眼表現,讓其他電商平臺蠢蠢欲動。而本次雙11,即時零售正式站上大促的舞臺。
其中,截至11月5日,淘寶閃購帶來的新用戶在雙11期間的電商訂單數已超過1億。天貓雙11期間,淘寶閃購有19958個餐飲品牌、863個非餐品牌的成交額相比雙11前增長超100%。
圖源:淘寶
而電商平臺雙11的比拼,并不局限于國內,已經走出國門。淘寶天貓投入 10 億元營銷補貼,以 5 種語言在 20 個國家和地區同步開啟大促;
京東11.11期間,全球售重點覆蓋的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澳大利亞等地,成交額與訂單量均實現同比超100%增長。
尋找新增量外,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,電商平臺積極讓AI助力平臺向前發展。
今年雙11被定位為“首個AI全面落地的雙11”,AI不再只是輔助工具,而是生產力的主體。
具體表現在,京東數字人JoyStreamer已服務超4萬品牌,其成本僅為真人1/10,帶貨效果超越80%真人主播,11.11期間帶動品牌商家銷售超23億元。
今年天貓雙11首次實現AI全面應用,據天貓總裁劉博透露,今年雙11淘寶天貓平臺算力提升40倍,用戶行為感知周期從半年延長至10年,大幅提升商品推薦的精準度,帶動購買效率提升25%。
種種變動,顯示出雙11已不再局限于線上的低價促銷,而是在促銷模式、技術應用、消費業態、市場邊界等多個維度實現革新,并呈現出從流量狂歡轉向效率與體驗并重的價值沉淀。
今年雙11,各方壓力見長
星圖數據顯示,2025年 “雙十一”購物節,綜合電商銷售總額為16191億元,同比增長12.3%。
圖源:星圖數據
毫無疑問,這一成績足夠亮眼。但無法忽略的是,高銷售額的背后,是平臺間的激烈比拼,以及從業人員在白熱化競爭下的掙扎。
前段時間,京東和抖音打起來了。“京東對美的罰500萬”“京東搞二選一”等謠言引起熱議,是因為京東要求在自己平臺上的售價不能高于其他平臺,引發與抖音直播間之間的價格競爭而產生的。為此,雙方互相開炮,相關話題頻頻沖上熱搜。
圖源:微博
平臺之外,帶貨主播之間也是爭議不斷。李佳琦先是吐槽雙11壓力太大,想要退休;后續又陷入“一夜賠了20億” “清庫存”等風波 。
同時,“雙11期間多位主播喊破了肺泡”一詞條沖上熱搜。“喊破肺泡”指用力發聲后,突然遭遇胸口刺痛,被肺氣壓傷。
多數主播在雙11期間,在直播間奮力吆喝叫賣,遇此疾病。難評的是,如此努力之下,不少主播吐槽雙11戰線太長,已經播不動了,銷量慘淡。
圖源:小紅書
很明顯,電商行業正從過去 “流量為王、低價內卷” 的野蠻生長,轉向比拼品質、服務、技術與品牌價值的健康生態。
在轉型的陣痛期中,相關從業人員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。若想不被淘汰,必須與時俱進,跟隨行業的步伐共同前進。
作者 |趙云合
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