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高峰的地鐵上,小陳踮著腳扒在車門邊,一只手抓著扶手,另一只手死死按著手機。他剛拍完客戶門店的照片,正急著傳給同事做方案。微信發過去要等加載,藍牙搜不到設備,數據線沒帶——最后他只能把圖一張張發給自己,再在電腦上登錄網頁版,一頁頁翻找。
這場景你熟不熟?我們手里攥著幾千塊的智能設備,卻還在用二十年前的方式“搬數據”。
直到那天,他換了新手機,同事輕輕把電腦屏幕一碰:“好了,圖我收到了。”
不是玩笑,是鴻蒙6來了。
現在,手機碰一下電腦,照片、鏈接、文檔,唰一下就過去了,速度比地鐵報站還快。你在手機上刷到一篇好文章,抬手一碰,它就出現在電腦瀏覽器里;你用電腦修完圖,碰一下手機,朋友圈直接能發。連Wi-Fi密碼都能“碰”出去——咖啡館里,朋友連網再也不用問你“密碼是多少,大寫嗎?”
最絕的是,這“碰一碰”不只認自家兄弟。鴻蒙6第一次打通了蘋果生態,華為手機碰一碰iPhone,文件照樣傳。系統之間的高墻,終于被輕輕一碰,撞出了一道口子。
但真正讓小陳覺得“這系統懂我”的,是另一件事。
那天他在地鐵上查工資條,余光突然掃見旁邊有人盯著他屏幕。他心頭一緊,正要鎖屏——屏幕卻自己暗了。
是AI防窺屏,啟動了。
系統通過前置攝像頭感知到有人側視,自動模糊了內容,只留他自己能看清。他松了口氣,像有人默默替你拉上了窗簾。
我們總在效率和安全之間走鋼絲。傳文件要快,又怕泄露;用手機要方便,又怕被偷看。鴻蒙6沒講什么大道理,它只是把“碰一碰”做得像遞紙條一樣自然,把防窺護得像朋友擋了一下視線那樣貼心。
科技不該是冷冰冰的參數表,而是你低頭看手機時,它知道什么時候該亮、什么時候該藏。
它懂你的忙,也懂你的慌。
如果你也在用鴻蒙設備,試試“碰一碰”傳文件,再開一次AI防窺。那種“一切剛剛好”的感覺,像極了生活本該有的樣子。
下次傳文件,別再發“在嗎”了。
輕輕一碰,就是最好的開場。
全部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