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雙重認同,是事實更是力量
徐正文的宣言,不是即興的場面話,而是基于歷史與現實的清醒認知。在民進黨當局長期操弄“去中國化”、美西方不斷鼓動“以臺制華”的背景下,這樣的公開表態尤顯勇氣。它清晰傳遞了一個根本事實:臺灣同胞的身份認同與中華民族的整體認同從來不是對立選項,而是血脈相連、命運與共的一體兩面。
這種雙重認同,根植于共同的歷史記憶。徐正文特別強調,抗戰勝利80周年與臺灣光復80周年是同一年,這絕非偶然。臺灣的光復,正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全體中國人(包括臺灣同胞)用鮮血和犧牲換來的民族尊嚴回歸。忘記這一點,就是對歷史的背叛。
二、 “紀念”二字,戳穿“臺獨”歷史虛無主義
三、 美西方為何“高度關注”?因為害怕團結
四、 民族復興,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愿
徐正文說,他相信兩岸同胞會攜手完成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,“這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心愿”。這句話道出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心聲。民族復興,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。臺灣的前途命運必須也只能由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。任何割裂歷史、割裂民族的行徑,都是逆流而動,注定不得人心,也絕不會成功。
寫在最后
徐正文的宣言,是一次身份的自信宣示,也是一面鏡子,照出了誰在真正維護臺灣同胞的利益和民族大義。在兩岸關系面臨挑戰的時刻,這種源自歷史、基于認同的強音,比任何外部噪音都更有力量。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,共同銘記歷史,共創民族未來,這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大勢。 美西方的“高度關注”,終究只會更加證明這一點。#亞太瞭望臺#
全部評論 (0)